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江平[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19-24,共6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ianjin Committee of the CPC
基 金: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013-ZXCX14003)项目资助;天津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计划项目"马克思晚年笔记研究"(批准号52WX150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对唯物史观的贡献研究"(批准号TJKS15-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人权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权利,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区分相应,马克思将权利分为人权和公民权。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丧失实现权利的经济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平等等权利对无产阶级而言只是徒有其表,人权其实只是资产阶级的特权。马克思主张,自由、平等诸权利应当从政治领域扩张到社会经济领域,从而使人权从形式权利变成实质权利,其实质权利思想促成了人权的积极权利转向。马克思将人权视为一系列权利的组合,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需求的不同,人们赋予不同权利组合以不同的权重,这种人权思想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后果主义的人权观,使人权真正成为处于弱者地位的被统治者的防御之盾。
关 键 词:马克思 人权 消极权利 积极权利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