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市委党校第一分校,上海201713 [2]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3]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部,上海200433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71-75,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需要结构的生产与经济空间的扩张"(14BZX014)
摘 要: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还没有意识到,"新常态"是一种正常状态,而不是非常状态。它的本质是过剩经济。但是经济过剩只表明当前的生产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它既不表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更不表明与物质需要相对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经济学家们对此认识的不足源自他们的经济学以短缺经济为前提和基础。加尔布雷思在《丰裕社会》中对此进行了揭露,并提出了在私人品和物质产品过剩与公共品和精神产品短缺并存的局面下,应当建立强化公共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的"平衡经济学"。这对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为了避免在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再掉进高平衡陷阱,中国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代替片面的经济增长。
关 键 词:新常态 加尔布雷思 平衡经济学 需要层次与结构 过剩经济 中等收入陷阱 高平衡陷阱
分 类 号:F0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