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新立[1]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61-166,共6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晚清近代词作文本文献整理与研究"(2015111010204)
摘 要:"中华民族"观念在近代的历史演进中,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其理论建构也各具特色。生成阶段,梁启超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是为唤起国人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国家。发展阶段,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认识与理解虽不尽相同,变化较多,但都是以"民族自决"为主导。普及阶段,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族人民为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不但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以民族复兴为核心的理论建构在抗战期间推动了民族意识的最终觉醒,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动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