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复元法理论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圣凯[1] 姚卫海[1] 徐向东 张红升[1] 彭伟[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16年第1期3-6,共4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JJ 2014-24)

摘  要:胃肠复元法由危北海教授通过大量收集历代中医典籍,汲取近现代名家治疗经验,以《内经》《伤寒杂病论》为理论源泉,以李东垣《脾胃论》为理论基础,随着"脾虚综合征"概念的建立,遵循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虚则百病生,调理中州,其首务也"的治疗原则,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相结合,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总结而成。胃肠复元法作为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不仅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于内科疑难杂病及危重症治疗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 键 词:胃肠复元法 脾胃学说 脾虚综合征 理论渊源 中医学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