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后发赶超”式治理中的“上下共谋”与“被遮蔽的民意”——以L市P镇城乡统筹试点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舒立[1] 陆道平[2]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30 [2]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出  处:《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第2期73-80,共8页Local Governa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基层政府均等化服务模型建构研究"(12BZZ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资助课题(GJ213127);苏州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2013年度重点研究项目

摘  要:城乡统筹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乡镇治理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J省L市P镇为典型案例,详细梳理了近年来P镇在城乡统筹建设方面的成就和不足。从政府治理和民众需求两个角度总结了以P镇为代表的"后发赶超型"乡镇治理的基本特点,即在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引下,地方政府通过书记挂帅、规划先行、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等措施实现了体制内"上下共谋"式运作,在短期内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和社会绩效。但与此同时,在发展式导向的指引下,基层民众的需求只能被动输入,存在民意表达缺失的状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常态下,"后发赶超型"的乡镇治理模式将会暴露其脱离实际和滋生腐败的潜在弊端,难以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需要从观念、制度和组织三个方面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能力。

关 键 词:乡镇治理 “后发赶超” 城乡统筹 “上下共谋” “被遮蔽的民意” 

分 类 号:F299.27[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