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皮总三萜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雪旖 闫雪生[2] 赵许杰 孙丹丹[2] 徐新刚[2]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3]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042

出  处:《中成药》2016年第4期934-937,共4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摘  要:目的优化茯苓皮总三萜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丸型评价和45 min溶出百分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因变量,含药量和PEG4000在基质中的比例为自变量,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优工艺为30%茯苓皮总三萜,28%PEG4000,42%PEG6000,7%助溶剂吐温-80,熔融温度85℃,滴距5 cm,冷凝剂温度4~60℃,冷凝剂二甲基硅油,冷却柱高度65 cm,25粒/min速率进行滴制。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关 键 词:茯苓皮总三萜 滴丸 制备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分 类 号:R944[医药卫生—药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