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健 

机构地区:[1]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10220

出  处:《实用医技杂志》2016年第3期284-286,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的发生率也急剧上升[1]。 IGT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胰岛B细胞所分泌的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降低,从而构成了糖耐量降低的诱因。IGT常常作为糖尿病前期变化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主要临床表现[2,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08年通过对糖尿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标准化糖尿病在2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9.70%,而其前期比例更高,可达15.50%[4]。IGT可用于表示葡萄糖的正常稳态与糖尿病高血糖间的代谢状态,具有IGT临床表现患者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出10倍之多,其年转化率达12.00%,平均年转化率达6.00%,其中每5年就有约1/3的IGT患者发展为糖尿病[5,6]。本次研究通过对本社区的IGT患者采用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分析其对IGT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关 键 词:糖耐量减低患者 行为干预模式 干预效果 饮食治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认知 葡萄糖耐量减低 IGT患者 

分 类 号:R587.1[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