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取证的执法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亮[1]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

出  处:《清华法学》2016年第1期160-170,共11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行政调查取证制度的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13CFX03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行政调查中的诱惑取证研究"(12YJC820110)的中期成果

摘  要:黑车已成为城市治理顽症,取证环节尤为困难,集中体现在:"随机引诱式"、"重点引诱式"等诱惑性秘密取证方式是否属于国家不当挑唆公民违法,能否避免误抓顺风车;公共场所的"视频巡逻"、暗中"录音摄像取证"等非诱惑性秘密取证方式是否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与人格尊严?《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的实践表明,解决取证难的对策应当是:慎用乃至禁止随机引诱式便衣取证;重点引诱式便衣取证应增加"搭载行为超过两次以上"作为适用前提,并加强调查主体的中立性;非官方组织、个人虽可辅助行政机关进行公共场所监视,但是禁止其全面监视、追踪监视、使用非常规监视器;行政机关设置公共场所监视器应当遵守透明性原则;暗中"录音摄像取证"要遵循相关性原则;令状原则;合法处置录音、录像资料的原则;监督执法原则。

关 键 词:黑车取证 诱惑性秘密取证 便衣取证 非诱惑性秘密取证 

分 类 号:D922.14[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