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卡地平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胃肠灌注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微澜[1] 杨伟[1] 王丽华[1] 韩威利 朱虹[1] 

机构地区:[1]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新乡453000

出  处:《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年第2期18-22,共5页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摘  要: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胃黏膜血流灌注、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指数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行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手术的类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常规诱导后行右颈静脉穿刺,并插入Swan-Ganz导管。胃镜引导下置入胃张力计,24 h连续监测患者胃部二氧化碳分压(Pg CO2)。对照组术中行常规静脉麻醉及体外循环。观察组麻醉诱导后以0.5μg/(k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尼卡地平,术中维持平均动脉压(MAP)≥70mm Hg。持续监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患者体外循环前(T1)、开始转机后30 min(T2)、停机后30 min(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分别测定患者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分析计算氧供(DO2),氧耗(VO2),计算胃黏膜内动脉血CO2分压差(Pg-a CO2)。分别于上述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18(IL-6,1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结果 2组患者T3、T4时点心脏指数(CI)均高于T1。观察组患者T3、T4时点CI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T2、T3时点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与T1相比显著下降。观察组在T2、T3、T4时点SVRI低于T1且观察组T4时点SVRI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v O2在T2时较T1升高,观察组在T3、T4时较T1显著下降。在T4时点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T2时点氧供(DO2),氧耗(VO2)均下降(P<0.05),对照组在T3、T4时点氧供(DO2),氧耗(VO2)与基础值相比变化不明显,而观察组在T3、T4时点氧供(DO2)高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2时点Pg CO2与Pg-a CO2较T1显著下降,而p H值则较T1显著升高,对照组在T3、T4时点Pg CO2与Pg-a CO2较T1显著升高,并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 H值在T3、T4时点<7.35,而观察组>7.35。对照组在T3、T4时点血清IL-6、IL-18�

关 键 词:尼卡地平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胃肠灌注 炎症因子 

分 类 号:R654.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