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山东大学风险与治理研究中心
出 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2-29,共8页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广东省"理论粤军"重大招标项目"广东县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LLYJ1309);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5WLJH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社会矛盾预防研究"(11JZD029)
摘 要:公民参与在邻避设施选址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中国邻避事件的一般演化模式,将邻避事件中的公民参与分为三个阶段:没有公民参与阶段、公民施压开始参与阶段和公民参与后的政策调整阶段。不同阶段的公民参与对邻避设施的公众可接受性存在差异。对S省J市二环南路高架桥规划所引发的邻避冲突研究发现,第一阶段决策中公民参与缺失促进了公众的不满,随着第二阶段公民抗争,施压要求参与决策,事态走向严重,使得政府在第三阶段朝着减轻邻避效应的方向修改政策,以此平息冲突。个体特征对邻避设施的满意程度有显著影响;参与机会缺失降低了公众对邻避设施的可接受度;较低的公众可接受性更容易导致压力型参与行为和邻避冲突;参与行为对决策结果的公众可接受性有重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