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Berend A Verberne Oliver Plümper D A Matthijs de Winter Christopher J Spiers 吴曼(译) 姚路(校)[4]
机构地区:[1]Department o{Earth Sciences,Utrecht University,Budapestlaan 4,3584 CD,Utrecht,Netherlands [2]Department of Biology,Utrecht University,Padualaan 8,3584 CH,Utrecht,Netherlands [3]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4]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6年第5期19-24,共6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了解控制断层摩擦的内在机制对于了解活动断层的孕震滑动十分关键。断层带中的位移常常局限在高反射(镜面)的滑动面上,通常滑动面上还覆盖有薄层的纳米颗粒状断层岩。本文展示了实验模拟的方解石断层中发育的镜面状滑动面,它由在室温条件下呈韧性的纳米颗粒链或是纳米纤维线性排列组成。这些微结构和相应的摩擦数据表明,断层滑动机制类似于经典的Ashby-Verrall超塑性,该机制能够产生不稳定的断层滑动。对这种机制而言,纳米晶体方解石断层泥中的扩散物质转移速度足够快,以致于可以控制石灰岩地区的孕震活动。随着壳内断层上越来越多地被证实存在着纳米颗粒状断层面,本文提出的机制很有可能普遍适用于壳内孕震活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