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荔斌[1,2]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学术论坛》2016年第3期5-8,81,共5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中央编译局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与当代批判实践研究"(15SQWT24)
摘 要:从《手稿》到《神圣家族》所展现的是在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主要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性继承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章将选取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在认识上不断深入这一思想切片,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实际运用,来详细阐述这种发展的具体情况。
关 键 词:《手稿》 《神圣家族》 人的本质 《巴黎的秘密》 马克思主义美学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