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西施》中咏叹调《绸缪》的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静[1] 陈楠楠[1]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出  处:《艺术科技》2016年第2期74-74,共1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拓展中国声乐作品形式的研究>;项目编号:12532360

摘  要:《绸缪》源于《诗经》,其曲是由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的咏叹调,是歌剧《西施》主题及主角人物的最重要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很大程度地升华了主角西施的人物形象、深化了《西施》的歌剧主题,还较大程度地加重了《西施》的中国韵味、浓郁了《西施》的民族文学性,对中国歌剧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升华 深化 加重 浓郁 促进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