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道萃[1,2]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510006 [2]华南理工大学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510006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16年第8期74-78,共5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基 金:2015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重点课题《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课题编号:GJ2015B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通过民事手段规制"流量劫持"行为,可以保护用户自主使用权和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流量劫持"严重破坏网络安全,应当入罪处罚,可能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及破坏生产经营罪。提供"流量劫持"技术或帮助实施"流量劫持"也涉嫌构成犯罪。"流量劫持"兼具非法控制和破坏行为的属性,导致罪名之间出现竞合。对此,应当通过立法扩大法益范围与优化行为类型加以化解,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制度可以辅助解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