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新闻教育思想的多元呈现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建新[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444

出  处:《学术交流》2016年第5期195-199,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13&ZD154);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高原学科项目"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人才培养机理探讨及新闻业务法则研究"

摘  要: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是多元呈现的,而且各具特色,存在有大学、社会团体、民间、新闻媒体、报业经营者、政党、中外合作组织等创办和运营的新闻教育。从现实存在看,这些新闻教育都是在当时能够立足于社会、"应一时之需"的新闻教育。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新闻教育中,萌生了一些较早的中国新闻教育思想和理念,举其要者有"新闻教育要注意社会环境的需要""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做猴子,不要做绵羊""新闻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入太庙,每事问""靠感性试水,用理性固基""敦品励学""新闻学如同医科、法科,应实行5年学制",等等。这些新闻教育思想大多源于实践,顾及了现实社会的需要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操持,务实大于务虚,专注和聚焦于新闻教育本身的成分大。在今天看来,这些思想依然有值得借鉴和效法的内容。

关 键 词:民国 新闻教育思想 多元呈现 

分 类 号:G210[文化科学—新闻学] G40-09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