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忠毅[1,2]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64 [2]云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昆明650091
出 处:《理论探讨》2016年第3期160-165,共6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研究"(11&ZD1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对口支援边疆政策研究"(2015M572506);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对口支援四川藏区中的协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SC15C012);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省际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skqy201636);"党领导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skzx2015-sb10)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作治理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央政府、支援方政府和受援方政府在对口支援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加强府际协作治理能力建设对提升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政策运行效能的重要性。而加强府际协作治理能力建设必须在深入分析府际协作治理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系统剖析其面临的阻滞因素,并探寻有效化解之道。当前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府际协作治理能力建设的阻滞因素主要包括:援助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府际沟通协商机制、府际适应性学习机制与府际利益冲突协调机制不健全,以及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核心制度建设滞后。必须站在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高度,探索有效化解这些阻滞因素的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