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检秋[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 处:《江海学刊》2016年第3期166-176,共11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19世纪学术家族之研究"(项目号:12BZS04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代一些学者多从师承或地域来梳理清代汉学,遂有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等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汉学分派多所讨论,见仁见智,而至今难有共识。清代学者虽有时提到师承关系,士人交游也呈现一定地域性,但这些因素并不必然导致学术成派。清代汉学家注重实证研究,追求实事求是,学派观念远不如宋明理学家明显。分派陷入困境的根源之一是师承脉络错综难辨,二是人们过重学术的地域性。加之,有的"学派"附入了差异较大者,导致概念笼统失当,而对其学术本身、学术认同注意不够。超越汉学分派,从更为具体的家学传衍来梳理汉学脉络,不失为走出困境、深化研究的有益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