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毒性效应及毒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琳[1,2] 陈瑞[1] 陈锋[2] 龙鼎新[2] 陈春英[1] 

机构地区:[1]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90 [2]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16年第2期161-166,共6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7029;21277080)

摘  要:纳米氧化锌(nano-ZnO)为白色或微黄色的超细粉体(1-100 nm),是当前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其突出特点是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材料的双重特性,主要应用于化妆品、纺织、抗菌、建筑材料、涂料工业和光催化剂等领域。nano-ZnO的大量使用增加了人体暴露机会,有可能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进入人体。比如,Chen等[1]实验发现nano-ZnO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主要滞留在肺部,

关 键 词:纳米氧化锌 毒性机制 生物安全性 呼吸暴露 皮肤暴露 

分 类 号:R114[医药卫生—卫生毒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