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PT、APTT和Fg水平对剖宫产术后DIC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柳[1] 肖永生[2] 孟杰[1] 

机构地区:[1]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妇产科,300140 [2]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心胸血管外科,30014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9期1228-1229,1243,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检测孕妇剖宫产术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探讨其对剖宫产术后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4例剖宫产术后发生产科DIC的孕妇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30例剖宫产术后未发生DIC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剖宫产术前的PT、APTT和F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P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T、APTT为正常水平,Fg处于相对低水平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以及产科DIC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会相应增加,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DIC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纤维蛋白原 剖宫产术后 早期诊断 

分 类 号:R719[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