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春[1]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16年第4期77-79,共3页Movie Review
摘 要:特伦斯·马利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美国导演,虽然他在近30年的从影生涯中只创作了三部电影长片,但是其电影具有浓重的诗意表达特征,因此被称为“电影诗人”。特伦斯·马利克在电影创作中,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导演地位,严格来说他在电影创作中具有大权独揽的地位,因此可以有效掌控电影创作中的各个要素,达到电影影像的自由表达。商业化创作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特征,但是特伦斯·马利克却并不主动迎合电影市场,而是自主表现独特的诗意,并使自己的电影呈现出迥异的个人特色。[1]特伦斯·马利克电影的诗意表现主要体现在其电影富有诗意的视听语言方面,这不仅包括富有诗意性的电影画面、光影、声音的诗意抒情性,同时还有极具诗意化的影片节奏。特伦斯·马利克通过非常普遍的“诗意视野”修复和重建了观众对影片的“神秘”感觉,并不断加以哲学反刍。他的这种独特表达方式使其与好莱坞传统电影特征迥异,并逐渐远离后现代语境下电影观众的娱乐需求,并影响到他在电影商业化方面的成功。但是特伦斯·马利克并没有因此妥协,而是选择对这种创作理念的坚守。我们可以通过他有如诗歌般的电影,感受当前浮躁的世界里的一丝静谧的美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