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海滨[1] 雷林[1] 冯浓萍 曾念彬[3] 李衡 彭绩[1]
机构地区:[1]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慢病科,广东省深圳518020 [2]深圳市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 [3]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 [4]深圳市盐田区慢性病防治中心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年第5期351-35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基 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6103315870);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B2014359)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防治及预防跌倒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1 289名60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问卷询问过去1年跌倒发生情况和跌倒相关危险因素,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骨密度,以及进行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测试。应用Spearman偏相关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及非骨质疏松人群过去1年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7.50%、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1,P〈0.01)。全人群平衡能力[直线行走步态测试(TGT)]及下肢肌力[起立行走测试(TUG)和站起坐下测试(CRT)]高风险率分别为59.35%、63.38%和44.22%,OP组分别为78.53%、88.27%和61.83%,非OP组分别为47.07%、47.46%和32.95%;跌倒发生与平衡能力(TGT)及下肢肌力(TUG和CRT)减弱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13、0.09和0.1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平衡能力减弱(TGT〈6/8)(OR=1.690,95%CI:1.242~2.300)和罹患骨质疏松(OR=1.573,95%CI:1.142~2.166)为跌倒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通过影响平衡能力增加跌倒风险。针对危险因素开展综合干预可降低跌倒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