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阳军[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评论》2016年第5期12-18,共7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美育思想史"(项目编号:15ZDB024)
摘 要:一、“强制阐释”研究:问题与视阈 何谓“强制阐释”(或可译为coercive interpretation)?此乃晚近学界出现的一个热点术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先生在《强制阐释论》一文中率先明确而系统提出,其给出了一个颇具代表性,但尚存一定争议及分歧的描述性定义,即指“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并总结和阐述了这一现象的四大特征,即“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及“混乱的认识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