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诺夫斯基事件”真相与中苏两党决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书宗[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上海200234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5期109-115,共7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摘  要:1964年10月,中苏两党大论战白热化的时候,赫鲁晓夫突然被赶下台。苏联政坛的突变,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何去何从,出现了微妙的瞬间选择。在这当口,发生了"马利诺夫斯基事件",中苏会谈破裂。随着1965年3月莫斯科协商会晤的举行,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开分裂。1966年3月,中共拒绝苏共关于派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三大的邀请,两党终于决裂。从此,中苏同盟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终于向多极的世界演化。实际上,即使没有"马利诺夫斯基事件",中苏两党的决裂也不可避免。不过,辨清"马利诺夫斯基事件"的真相,有助于深刻认识中苏两党决裂的历史必然。

关 键 词:“马利诺夫斯基事件” 莫斯科协商会晤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 大国民族主义和新托洛茨基主义 中苏两党决裂 

分 类 号:D232[政治法律—政治学] D351.2[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