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书宗[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上海200234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5期109-115,共7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摘 要:1964年10月,中苏两党大论战白热化的时候,赫鲁晓夫突然被赶下台。苏联政坛的突变,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何去何从,出现了微妙的瞬间选择。在这当口,发生了"马利诺夫斯基事件",中苏会谈破裂。随着1965年3月莫斯科协商会晤的举行,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开分裂。1966年3月,中共拒绝苏共关于派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三大的邀请,两党终于决裂。从此,中苏同盟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终于向多极的世界演化。实际上,即使没有"马利诺夫斯基事件",中苏两党的决裂也不可避免。不过,辨清"马利诺夫斯基事件"的真相,有助于深刻认识中苏两党决裂的历史必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