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古诗今译的革命系谱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璞 

机构地区:[1]美国布兰戴斯大学

出  处:《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152-163,共12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布兰戴斯大学资助的项目~~

摘  要:1923年郭沫若出版了《卷耳集》,收录了对《诗经》作品的"离经叛道"的今译。到了1953年,又完成了《屈原赋今译》,也为翻译问题的反思再次提供了机缘。此外,今译实践还弥漫在他的史学著作之中,比如,对《诗经》中农事诗的全译,成为了"西周奴隶社会"论的展开方式。而在《李白与杜甫》中,白话译又转化为"翻案"史学的论争策略。郭沫若的古诗今译构成了从"五四"到1970年代的一个潜在谱系。它绝非仅仅涉及汉语内部的媒介转换,而关系到阐释主体性的建构和解构,编码着文化革命的逻辑。

关 键 词:卷耳集 文化革命 屈原研究 翻译问题 文学现代性 诗歌翻译 主体性原则 历史想象 周代社会 曹聚仁 

分 类 号:H159[语言文字—汉语] 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