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公共视觉性--论中国数字博物馆制度性依附下的形象表征策略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殷曼楟[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 [2]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22-127,共6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项目号:12JZD0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我国实体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无论在制度形式还是表征策略上,都从不同侧面回应了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对特定公共视觉性的需求,并体现了当前公共视觉性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对实体博物馆的制度性依附,令数字博物馆采用了内在冲突的双重形象表征策略。一方面,数字博物馆大都延续了实体博物馆的专业—知识型表征模式,从而导向了传统的专业-知识型视觉性;另一方面,数字博物馆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体验式形象表征——"萌",又导向了当下的消费型视觉性。这两种彼此对立的表征策略仍是数字博物馆在传统惯性思维下对观众类型的二元化想象的结果。就此而言,要在互联网平台探索公共视觉性建构的新路径,还需从如何发展"个人视觉趣味自觉推动下的形象分享与讨论的视觉交往"模式着手。

关 键 词:数字博物馆 制度性依附 专业-知识型表征  

分 类 号:G260.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