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俊娅[1] 

机构地区:[1]河南省胸科医院感染管理科,450008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12期277-278,共2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对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方法 1003例住院时间>24 h、年龄>2个月的患者,运用前瞻性的检测方式对置管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从划分危险因素的等级来实施监控CRBSI患者。结果 1003例患者中750例采用了血管内置管的实验,综合的覆盖率为75%;广谱抗菌药物主要有:三代头抱菌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帕尼培南、万古霉素、喹诺酮类。27.9%患者之前用过抗真菌药物,最常见的抗真菌药物是大扶康。置管时间:在置管5 d前发生感染的占19.3%,置管7 d后发生感染的占80.7%;感染前人均住院19 d。置管的时间和频率越长越多,CRBSI覆盖率随之逐渐增大(P<0.05),分别最高达16.3%,27.8%;置管的时间和频率是CRBSI产生危机因素。结论 ICU的CRBSI检测危险因素的标准依照两方面:留置时间与置管频率。如果定时对双手进行清洁、在无菌环境中置管以及保养、使用后立即拔除导管,就能防止CRBSI的出现和发展。

关 键 词: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459.7[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