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乐平[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82-86,共5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的总论;广东省高校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D0U2013050334)的研究成果
摘 要:闻一多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复杂但却伟大存在,是因为他在诗作诗论方面,既横向借鉴西方精华,又纵向继承东方传统,提出中西艺术结合并亲身实践,创作出无愧时代的诗篇。当然,如果将闻一多和古今中外作家比较,他的伟大远不止于此,而更因他的三个转变和一个坚守。他是蘸着自己的血液,成就其人生的伟大诗篇。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闻一多当属无与伦比的最独特景观,这就终让他成为"史的诗"抑或"诗的史"。如果将评价坐标放在人民利益的支点上,根据他后期面对强势贪腐政权的无畏,根据他当时紧跟代表正义但却处弱势的共产党为人民鼓与呼的呐喊,根据他生命与诗文合一不仅"诗文"更具魅力,而且"生命"更有活力的现象,闻一多的人格化作巍巍丰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