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敏[1] 胡涛[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92-98,134,共8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命题蕴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命题之中,其理论基础也必然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并能为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一致的解释力。因此,本文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史和中国的经济改革史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命题。对理论史的考察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生产(供给侧)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必须以提高生产力为根本目标和检验标准。二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是特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对中国改革史的考察表明,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和改革方式具有鲜明的"供给侧改革"性质。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的"改革红利"及其"供给侧效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新一轮制度创新。改革的长期效应将为经济增长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但是改革的短期效应可能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采取有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需求侧刺激性政策。

关 键 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效应 政治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分 类 号:F01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