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书”合一:越文化对鲁迅的影响新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卓光平[1,2] 

机构地区:[1]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2]浙江大学文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86-191,共6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池田鲁迅’研究"(14NDJC081YB);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6批面上项目(2014M561745);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项目"<故事新编>的言说张力及审美范式研究"(Y20122593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越地"剑文化"衍生出的反抗复仇的独异精神与越地"书文化"衍生出的个性觉醒意识构成了现代鲁迅生成的内源性因素。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在家道中落后的现实境遇中,鲁迅很易于接受越文化中代表反抗和复仇精神的"剑文化"的影响;而当他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后,便又唤起了他对越文化中代表人之觉醒的"书文化"的自觉发掘。在有意识地从越地"剑文化"向"书文化"开掘的转变过程中,鲁迅逐渐形成了内"剑"外"书"的精神结构,而这不仅决定了他兼具"战士品质"和"文人情怀"的两面性,也使得他在创作中表现出亦"剑"亦"书"的文学风格。

关 键 词:剑文化 书文化 鲁迅 精神结构 文学风格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