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庆兴[1,2]
机构地区:[1]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河洛文化国建研究中心
出 处:《美术观察》2016年第6期118-119,共2页Art Observ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河洛古代墓志书法艺术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3YJA76005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项目号2014GJJ095
摘 要:篆书是最古老的字体之一,其与古文字孳乳相生、随世变异,成为隶、楷、行、草的母体。一般以秦代文字为界,把篆书分为大篆、小篆。根据《尚书·多士》载周公之言“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来推断,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甲骨文当是最早的篆书文字。甲骨文连同商周以来的金文、陶文、石刻、古玺(旧称古文、籀文、钟鼎文)等统称为大篆。作为早期的汉字,大篆保留着象形成分,“大朴未雕”的浑茫中又富有装饰趣味,具有极其丰富的蕴涵。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进行了“书同文”改造,创立了小篆字体;小篆顺应书写的需要,它更趋于抽象化、符号化,象形意味大大减弱,而后历经汉魏隋唐至清代的发展演变,其实用性渐渐减弱,典重的装饰意味逐渐成为小篆书法的重要特征。反观小篆的历史发展,其大致经历了初创、中兴、繁盛三个阶段,且风格各异、姿态万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