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秦岭段)春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苟妮娜[1] 靳铁治[1] 边坤[1] 张建禄[1] 王开锋[1] 

机构地区:[1]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32

出  处:《陕西农业科学》2016年第5期24-28,共5页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2013K-01);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015K-25);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3KTCL03-13)

摘  要:2014年4月对黑河流域(秦岭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野外调查,鉴定出底栖动物15种,隶属3门4纲12科。在各类群生物中,水生昆虫占绝大部分,共9科12种,其他各类群所占比例都不足7%。黑河流域优势种为四节蜉(Baetis)、新石蝇(Neoperla)、蜉蝣(Ephemera)、扁蜉(Ecdyrus)、优势度分别为0.51、0.05、0.05和0.03。底栖动物密度变化范围在19~104 ind·m-2之间,四节蜉(Baetis)的出现频率最高为88.9%。食底泥者是底栖动物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黑河(秦岭段)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在不同采样位点之间差异不显著。

关 键 词:黑河流域 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分 类 号:Q958.8[生物学—动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