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目标的内涵解读与演进逻辑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宏宝[1]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杭州310018

出  处:《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6期166-170,共5页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基  金: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税收归宿视角的收入再分配理论与实证研究"(11YJA790036);项目负责人:郭宏宝

摘  要: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改革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财政理念,"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改革目标更多的是从整体上体现了社会与政府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目标则更侧重于政府间财政关系,并间接提供了解决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存在的"点菜"与"买单"间矛盾的经济途径。事权、财权、支出责任与财力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概念。事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也是政府保障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的权利;财权是社会对财富享有权的让渡,也是政府获得收入的权利;事权与财权本质上都是社会公众的意愿表达,政府权利则是这种意愿表达的实现形式,政府与社会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保证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支出责任的主体是政府,目标是事权的实现,政府承担责任的原因是受托了财富的享有权;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转移支付通过调整政府间财力为"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提供物质保障。

关 键 词:财政体制 基本概念 改革目标 逻辑关系 

分 类 号:F812.2[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