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任放[1]
出 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3期6-10,共5页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摘 要:"墙"这个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变迁甚微,保持了一贯的语义。垒土为墙,用意在保护墙内的东西。古代城市总是环城筑墙,"城"与"墙"紧密相联。城市与郊野的区分,还在于那一道墙。城市的一些称呼,如"邑""国"等,其部首"囗"是墙的象形。墙是城的人为界划,理解城市的地理内容,可以由墙来区分。从先秦到唐代,墙的封闭功能明显。宋代商业大发展,墙的形式一变前制,内部隔防之墙拆除,坊巷流通。由墙而城而镇,都涉及垒土以为屏障的本义,镇作为军事用地,所用"水栅""陆栅"是"墙"的变形。中国最著名的墙是长城,它的英文名称是Great Wall,是古代的城也就是墙(wall),而不是后来的城市(city)。墙是一个区分体,由墙而有内外,起着管控、束缚和保卫的作用,是社会治理的元器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