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200030
出 处:《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6年第2期236-238,共3页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266,81271481);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13dz2260500);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
摘 要: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全球人口的终生患病率为0.3%~0.7%[1]。该病病因不清,尚无理想的诊治方法,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成为SZ 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SZ是一种脑部疾病,活体人脑组织难以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病因学研究。因此,有效、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病理机制、筛选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SZ遗传度很高,携带易感基因的动物模型是重要的研究载体,如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突变小鼠、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突变小鼠等;环境因素方面,产前感染、营养不良、大麻滥用等与SZ发生密切相关的不良环境因素也被用于S Z模型构建[2]。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优良的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而单一的基因缺陷或不良环境暴露虽然能诱导出具有一定效度的SZ模型,但效度并不全面。因此,为了获得效度优良的SZ动物模型,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尝试将DISC1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因素和高危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现对近年遗传因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SZ动物模型研究作一综述。
分 类 号:R179[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