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国良[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东岳论丛》2016年第6期106-111,共6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少年研究专项(山东省青少年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5CQSJ01);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法律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研究"(批准号J14SY7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法治认同实质是一种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当代公民法治认同的现实基础在于认同是一种利益期待,法治为公民提供一种正当、现实的利益保护。法治树立权威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民众对法治的内心响应与理性权衡,法治凭依政治属性和政治向心力能最大化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树立权威。法治政府权威提升既需要一种内在的情感认同、价值引领,更需要一种外在的实践规范、制度保障;先立法、后行为成为一种法治常态与法治认同,为提升法治政府权威打造了畅通的制度实践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