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左鹏军[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41-148,共8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0BZW07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写下了一批以军事教育、军纪要求、鼓舞士气为中心内容、以通俗七言军歌、营规与营制公文、晓谕与劝诫公文三种文体为表现形式的通俗诗文。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是曾国藩通俗诗文创作的内在动力,以守正创新、振兴文坛风气为己任的理论主张和变革意识是其通俗诗文创作的内在基础,而与太平军作战的特殊时势是这些通俗诗文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些通俗诗文形成了具有明显通俗化、白话化、实用性、及时性特点的语言风格和文体形态,对于近代书面语言的通俗化、传统文体的自觉变革进行了积极探讨,积累了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