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俊[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文艺研究》2016年第6期5-13,共9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批准号:10JZD0010);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成果
摘 要:"文学史的终结"是指传统的以经典作品为核心构建的文学逻辑的断裂或终止。这种"文学史的终结"归因于当下的新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即数字化媒体所形成或主导的文化场域。新媒体形成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文化场域,它标志着文化权力构成及其所属的结构性重组或重建。正是在此意义上,文学史在不同层面上终结了。首先是传统的经典作品的价值地位发生了"位移"。其次,"文学史的终结"体现在新媒体语境中的文学形态上。其三,新媒体语境的文学(美学的)评价和社会(市场的)评价更多体现传统文学史终结的趋势。新媒体文学将主导新的文学审美标准的重建。当前就是两种文学的博弈时代。如果说"文学史的终结"在理论实践上体现的是文学批评的终结,那么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就需要在新媒体语境中的浴火重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