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悬浮颗粒物中有机质来源及厌氧氨氧化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静文[1] 张海龙[1] 李莉[1] 王瑶瑶[1] 赵美训[1]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第6期767-781,共15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21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42890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编号:B13030)资助

摘  要:人类活动导致的富营养化与赤潮爆发致使近年来长江口缺氧区日益扩大,厌氧氨氧化过程已经被指出在缺氧区的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梯烷脂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已被用来指示不同生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活动,但悬浮颗粒物中厌氧氨氧化菌和梯烷脂的来源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春、夏季节长江口悬浮颗粒物中多参数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来研究梯烷脂的来源及其对厌氧氨氧化活动和缺氧区的指示.陆源生物标志物(长链正构烷烃和直链醇)、海源生物标志物(菜子甾醇和甲藻甾醇)和相对陆源有机质指标TMBR(terrestrial and marine biomarker ratio)、BIT(branched and isoprenoid tetraether)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海源有机质在春季(55%)和夏季(86%)都占主要地位.梯烷脂与海源和陆源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表明,梯烷脂主要在水体中原位产生,长江口悬浮颗粒物中梯烷脂的浓度主要反映了水体中厌氧氨氧化活动的强度,但梯烷脂的浓度也会受到厌氧氨氧化菌种群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活动在长江口海域广泛存在,夏季较高的梯烷脂含量(特别是在上升流区)对应着较低的溶解氧的含量,表明其指示缺氧区的可能性.

关 键 词:长江口 颗粒物 生物标志物 梯烷脂 厌氧氨氧化反应 缺氧区 

分 类 号:X55[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P734[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