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晶晶[1] 雷素华[1] 赵秀芳[2] 张静[1] 章小燕[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成都6100411 [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成都6100411
出 处:《华西医学》2016年第6期1116-1118,共3页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120273)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体表测量方法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共2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7例(53.7%),女118例(46.3%);年龄6个月~16岁,平均(6.33±3.76)岁;婴幼儿48例(18.8%),学龄前患儿104例(40.8%),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103例(40.4%),患儿均在进行化学治疗前安置PICC导管。婴幼儿组采取方法1: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学龄前期组采取方法2: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1 cm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学龄期及青春期组采取方法 3: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2 cm的PICC置管长度体表测量方法。比较每组预置长度与最适长度(最适长度=实际置入长度+PICC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段中点的垂直距离)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影响PICC置管最适长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患儿测得的预置长度与最适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及青春期组测得的预置长度与最适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身高、术肢臂围、穿刺侧、穿刺静脉、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至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处的垂直距离(距离1)5个因素为影响最适长度的相关因素。结论 儿童PICC体表测量方法不应完全延用成人的测量方法,可运用方法1、方法2分别对婴幼儿、学龄前期患儿组进行PICC置管前体表测量。
关 键 词:不同年龄阶段 儿童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体表测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