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承堂[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学》2016年第6期96-107,共12页Law Science
基 金:江苏省2012年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FXC014);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青蓝工程"项目与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存款所有权的归属是法学上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通说认为存款所有权归属于银行,存款人对存款只享有债权,然而这与司法实践产生了严重的乖离。事实上,存款所有权的归属并不是一个仅仅通过逻辑推演就可以解决的命题,理应从银行业发生学的历史脉络中觅得存款所有权的配置原理。从表面看,通说源于"货币的占有等于所有"的法理,但其深层原因则根源于银行"存短贷长"的资产负债结构。基于银行提供的活期存款账户,存款人享有的随时到期的存款债权在功能上与货币无异,从而对其存款仍然具有现实的支配权。但是存款人支配权的获得不在于其存款债权是否具有某种优先效力,而在于银行的持续经营。由此,无需对存款人的支配权进行特殊的制度安排,与通说乖离的司法实践亦可得以重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2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