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CD44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培养后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外杀伤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青青[1] 崔晓旭[2] 庞华[2] 孙雯雯[2] 司玉玲[2]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0 [2]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年第6期443-44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基  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4JCYBJC26900);天津市卫生行业重点攻关项目(13KG116)

摘  要:目的探讨以重组质粒pc DNA3.1+-CD44(s1-s5)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培养后对乳腺癌干细胞(BCSC)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传代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CD44(s1-s5)及pc DNA3.1+-CD44(s1-s5),前者转化感受态BL21后经原核系统表达,检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后者通过化学转染法负载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诱导的DC后,与同源诱导成熟的CIK细胞共同培养,以此为实验组[CD44(s1-s5)-DC-CIK组],并与对照组(载体质粒-DC-CIK组),即同样条件下以载体质粒pc DNA3.1+转染的DC与CIK共同培养,对体外微球体培养法富集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杀伤,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各组的LDH释放值,计算细胞毒性百分比来对比两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通过原核及真核系统正常表达;经过6 d的诱导培养,DC表面伸出大量突起,形态趋于成熟,CIK细胞始终呈单一圆球形悬浮生长,细胞数目较前明显增多。用LDH释放法检测在40∶1、20∶1、10∶1、5∶1 4种效靶比,在相同效靶比时,CD44(s1-s5)-DC-CIK组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33.45%±1.24%、25.43%±0.51%、16.07%±1.16%和9.40%±1.08%)明显高于载体质粒-DC-CIK组(分别为17.56%±0.71%、12.97%±0.36%、7.62%±0.25%和5.13%±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抗原负载的DC可以提高CIK细胞对抗原相关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杀伤活性,为临床生物靶向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实验基础。

关 键 词:乳腺癌干细胞 CD44抗原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杀伤 

分 类 号:R392-33[医药卫生—免疫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