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83-186,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幻觉型诗人研究>(批准号:13BWW052)
摘 要:安妮·塞克斯顿是美国诗坛最坦率大胆、最具"自白"色彩的诗人,在其将近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母女关系"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塞克斯顿在其母性诗写中同时呈现了她在生理、心理层面对母亲的贱斥与吸引。她将母体之恶作为新的审视点,展示一种变形的、扭曲的母女关系,以贱斥母体、否定母亲来构建自我身份,确立新的女性自我识别体系。但问题是,塞克斯顿在颠覆传统母亲价值的同时,却不知如何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以应对父权制象征界的规训与冲击。在生存的困惑、孤独与焦虑中她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角色坐标,只能退回到对母体的体认和对母亲的依赖状态,最终以自杀的方式从象征界解脱出来,回归原初不分主客体的母性混沌世界,在温暖的母性空间中获得自我认同并实现自我救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