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馥菡[1] 施向东[1] 范德墉[1] 陈理境[1] 徐云芬[1]
机构地区:[1]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湖州医院)肾内科,浙江湖州313000
出 处:《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年第5期470-47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基 金:湖州市科技局项目(2014GY19)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活化蛋白C(AP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收住的非透析高血压肾病患者110例为高血压肾病组,另入选未伴有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组(n=112),同期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1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APC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h尿白蛋白等其他生化指标。结果单纯高血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高血压肾病组升高更显著;单纯高血压组AP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血压肾病组降低也更为显著(均P<0.05)。高血压肾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h尿蛋白、血肌酐和颈动脉IM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均P<0.05)。颈动脉IMT和尿蛋白不同水平的亚组分析显示,随着IMT增厚,APC浓度下降,而hsCRP浓度上升(均P<0.05);同时,随着尿蛋白的增多,APC浓度下降,hsCRP浓度上升,IMT增厚(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肾病患者颈动脉IMT水平与hsCRP(r=0.465)呈正相关,与APC(r=-0.588)呈负相关(均P<0.05)。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C(β=-0.502)、年龄(β=0.321)、hsCRP(β=0.356)是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APC水平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692[医药卫生—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