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语境下当代农业弱质性的再认识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卫书[1,2] 皇甫睿[1]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2]中共永顺县委党校,湖南永顺416700

出  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59-64,共6页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11AZD07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以来农作物引种对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15CNZ044)

摘  要:此前,学界对我国"三农"问题的研究结论,大多倾向于认定当代农业是一个弱质性产业。当代农业弱质性的形成与农业生产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价值核算失当密切相关。这种失当还会派生出生态维护主体利益受损和主体缺位问题,诱发生态灾变和生态危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语境下,通过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三种文明核心价值的对比,就不难发现,所谓当代农业的弱质性,本质在于工业文明核心价值"负效应"所使然。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不仅漏算了农业生产所能提供的生态公益服务价值,而且还垄断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人为地压低了农产品价格,最终才表现为农业的弱质性。只有在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的指导下,清除这一不平等的核算方式,当代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才能得以根除,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获得科学合理的解读。

关 键 词:生态文明 生态公益服务 农业弱质性 

分 类 号:C912.4[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