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集体产权个体化后的村庄治理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利宏[1]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232-236,共5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煤矿产权模式与农村发展走向"(11CZZ0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产权视角下资源型地区政治生态的优化机理研究"(15AZZ005)

摘  要:产权结构与治理方式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个体产权结构对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研究发现:个体产权结构的建立与村支书兼任个体煤矿主的特殊身份导致产权主体与治权主体合一,由此引发村落共同体的权力由"道义本位"向"利益本位"发生转变,同时村庄也由"道义型共同体"向"利益型分散体"转变。造成这些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产权性质决定了煤矿收益归煤矿主所有,以及煤矿主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和村民自治的未有效实现。因此,需要政府、企业、村级组织和农民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确保资源型地区农民分享资源收益,实现村庄善治。

关 键 词:个体产权 资源型村庄治理 利益本位 

分 类 号:F426.2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