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聂锦芳[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6期1-9,共9页Study & Exploration
摘 要:"原子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形态,也是观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源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早期著述《伊壁鸠鲁哲学》中,马克思通过摘录《物性论》梳理和甄别了卢克莱修关于构成世界的不同物质层次及其各自的特性、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及其哲学含义、人的精神本质和认识方式与最终命运等问题上的看法和论争,并由此引发出很多评论,启迪了他对世界的思考。从他"成熟时期"既坚持世界的规律性、主张"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区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认为两者只是"相似"而不能完全"等同",也可以看出他对"原子论"思想精髓的吸收以及对其缺失和谬误的修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