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2]牛津大学
出 处:《世界经济情况》2016年第2期9-27,共19页World Economic Outlook
基 金:作者感谢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Y142)、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13JJD790005)、上海市教委与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11SG10)等提供的研究资助.作者也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和责任编辑的建设性修改意见,使得原文有了显著地改善.
摘 要:中国入世以来,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愈加突显,并更倾向于多重起诉。本文区分美国单一起诉和多重起诉,基于2001—2009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53起案件被诉的215种8至10分位产品的非平衡面板季度贸易数据,探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行动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单一起诉调查大大抑制了美国从中国被诉产品的进口,但却引起从非被诉国更大的进口转移,说明美国单一起诉政策无助于用国内生产替代进口。短期内,美国多重起诉对中国征收初始反倾销税不仅抑制美国从中国被诉产品的进口,而且阻碍从非被诉国的贸易转移。长期内,美国多重起诉对中国课征最终反倾销税对中国造成更大的贸易破坏效应,并引起从非被诉国的进口转移。据此,美国多重起诉对中国课征最终反倾销税既损害中国出口,也无助于美国用国内生产取得进口替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