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 [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130024
出 处:《学术交流》2016年第7期165-170,共6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大众精神生活的异化及其现代批判"(UNPYSCT-2015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问题研究"(12BZX010);吉林省社科基金马工程项目"马克思社会史观的精神向度研究"(2015M9)
摘 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文化消费已成为当代个体寻求精神自我的重要策略。然而,在拜物教思维境遇中,个体的文化建构却局限在自我意识层面,并难以摆脱文化资本逻辑的束缚。在颠覆传统并向商品化、休闲化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表现出了活力和丰富性,但其后现代特点却又使精神生活失去根基并走向虚无主义。因此,个体在秉持精神独立的同时必须摆脱与传统、他者之间的对立偏见,从民族视角出发为大众文化注入公共内涵、传统意蕴与形上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