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问责研究综述:影响因素的考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春艳[1] 刘碧华[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行政论坛》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Administrative Tribu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公共服务提供的社会问责机制研究:影响因素与应用模式"(71303262);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社会问责是由公民参与建立起来的问责机制,但是如何推动公民或公民组织更好地发起各项问责行动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梳理国外学者对社会问责理论的相关研究看到,社会问责影响因素为四个方面:一是正式机制层面,包括政治与立法、社会问责制度水平、分权与集权程度;二是非正式机制,包括政治文化和政治环境,公民社会的能力和政府能力,透明度、信息和媒体,公共部门的回应;三是技术层面,包括技术工具的设计和选取,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力;四是其他非传统的因素。从笔者收集的文献来看,对于影响社会问责的关键因素的讨论非常多,主要关注的是民主制度、环境因素的作用,信息透明度和社会问责的关系,公民和政府的共同作用,等等。

关 键 词:社会问责 影响因素 正式机制 非正式机制 技术层面 

分 类 号:D523-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