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53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年第6期471-47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47353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7152138)
摘 要:"肾主骨"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肾脏病的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肾主骨"藏象理论已部分得到现代医学的证实,本文通过列举"肾主骨"理论的现代医学证据,旨在用现代语言诠释中医"肾主骨"的科学内涵,深化对中医藏象理论的认识,为挖掘和发展中医藏象理论的"古为今用"提供新的思路。1中医对"肾主骨"的认识"肾主骨"是我国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论著关于"肾主骨"的论述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肾主骨";
关 键 词:肾主骨 藏象理论 黄帝内经 现代医学 肾脏功能 肾脏疾病 宣明五气篇 慢性肾病 成骨细胞 肾小球滤过率
分 类 号:R223[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01.222